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致金帅乞还冯澥郭仲荀等书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北宋 · 张邦昌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
比膺诏册,获抚邦封。
载惟草创之初,方赖臣邻之助,顾廷臣之全阙,致庶务之悉隳。
徒以菲材,托于人上,何以仰承殊渥,外数多虞?
若涉洪川,罔知攸济。
兹冒陈于危恳,盖深恃于眷私。
所冀垂矜,必蒙赐可。
窃以左丞冯澥,国之老成;
管军郭仲荀,众所推许。
倘委职任,俾赞时雍,必能系多士之心,有以副万夫之望。
此外臣僚等,或因扈从前帝,或缘差在军前,如非台意欲留之人,乞下恩慈遣还。
则庸疏之质,既获助于众贤;
报称之衷,敢忘怀于大惠!
尚祈英鉴,俯亮愚诚。
致金帅谢还冯澥郭仲荀等及免金银书靖康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北宋 · 张邦昌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
比驰柔翰,冒贡忱诚,冀还文武之官,庶俾中外之乂。
载惟僭率,深负兢惶。
岂意台慈,曲垂照鉴,冯澥、郭仲荀二员既蒙矜允,曹辅、谭世绩以下悉已获归。
仰荷隆恩,实出望外!
至于亲加训诫,俾虔臣节之修;
俯念孤危,允赖臣工之助。
以至金帛犒赏之数,实为军前急用之资,蒙深轸于疲羸,遂获纾于勾括。
兴言肇造之本,赐以固安之图。
岂唯亿姓之生灵,尽归元造;
兹为万世之大惠,曷报鸿私!
罄笔舌以难周,铭肝心而莫致。
今差吏部侍郎王琮,恭诣帐前伸谢,仰惟英谋,俯鉴卑悃。
郭仲荀劄子112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九五、《梁溪集》卷五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臣伏见知雄州郭仲荀罢,不知何故。
仲荀沈鸷有谋,谙练兵事,武臣中所难得。
雄州极为有功,今既罢任,未有差遣
臣契勘太原府见阙总管,见今王禀秪是权在城中,将来解围,须要得力兵官干办军马。
伏望圣慈优与仲荀迁官,特除太原府路都总管,令随宣抚使司,候太原解围日发赴新任。
取进止。
〔御笔〕已与仲荀转一官,差随宣抚司听候任使。
如到,卿一面作圣旨差注。
郭传师岁晚书事 宋 · 綦崇礼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尘掩龙韬玩具文,雨昏金甲岸纶巾。
横行渐复思清海,高卧端来傲翠筠。
推毂塞垣终用旧,调丝洞户且酬春。
不辞胜日来追赏,却恐功名要及辰。
殿前都指挥使昭化军节度使郭仲荀可责授汝州团练副使广州安置制1130年1月10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北海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章安镇
敕:自干戈外侮,寇攘日深。
皆缘将帅之臣,莫适任患;
虽有国家之法,曾不加诛。
至因循成姑息之风,肆偃蹇蓄自安之志。
欲严师律,宜正邦刑。
具官某蚤践戎行,尝更边寄,久典周庐之卫,遂分斋钺之雄。
谓其被宠以知恩,庶克临危而效死。
江津之失守,当浙部之戒严,考彼师言,汝为宿将,俾副宣威之任,冀收御敌之功。
贼已侵杭,兵宜备越。
怀私顾望,智岂迷于利昏;
闻敌仓黄,胆真惭于身大。
规作奔逃之计,漫陈分戍之宜。
未闻朝命而遽行,多取军须而妄费。
既移师而远遁,乃委众以先驰。
居民惊扰于闾阎,部曲散离于山谷。
逮还经于行在,辄潜过于轻舟。
隳军而长寇雠,既负畔官之责;
委质而为臣子,敢乖事上之恭。
览近臣之抗言,用中司而即讯,靡知引咎,犹欲饰非。
此而弗惩,孰不可忍!
尚念勤劳之旧,时宽典宪之常。
黜以散员,投之远服。
往体涵容之德,毋忘惕励之诚。
可。
赐新除武泰军节度使依前侍卫亲军步军都总指挥使权主管殿前司公事郭仲荀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六、《北海集》卷一三
仲荀:省所劄子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祗畏天戒,肆宥多方。
宿负往愆,咸与更始。
矧卿顷尝远谪,亦既召还,扈卫勤劳,弥见忠谨。
旄钺未复,有歉朕心。
属更霈恩,在法当叙。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武泰军节度使明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郭仲荀辞免新除检校少保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六、《北海集》卷一四
仲荀:省所劄子奏,辞免检校少保恩命,事具悉。
卿斋坛名将,勋阅故家。
久扈殿岩,顾闵劳于宿卫
临海道,将倚重于蕃宣。
恳陈避宠之诚,愿罢典章之职。
载嘉冲节,爰锡徽章。
贰公亚保之崇,仍六纛元戎之旧。
用光阃寄,实典邦彝。
往体茂恩,毋留成命。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冬寒,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武泰军节度使权主管殿前司公事郭仲荀乞罢军职除一宫观差遣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六、《北海集》卷一四
仲荀:省所奏劄子,乞罢军职,除一宫观差遣,事具悉。
卿勋阀名家,将坛宿望。
典司环尹,祗扈殿岩
尽一意以周旋,复再更于寒暑。
行营不警,列卫无哗。
忽披恳款之辞,遂有退閒之请。
顾爪牙之攸赖,吾寝为安;
且精力之尚强,乃劳奚避?
体兹眷属,姑即官常。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检校少保郭仲荀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六、《北海集》卷一四
仲荀:省所上表辞免恩命,事具悉。
宣尼有言:「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检校官称,虽无所事,而名参公孤,亦云宠矣。
加之方镇,于以劝劳。
朕敢持是,而轻厥付予?
顾卿久勤宿卫,兹解军权,稽按旧章,当有褒进。
初非虚假,奚用牢辞?
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冬寒,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赐新除武泰军节度使郭仲荀上奏辞免恩命不允批答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八、《北海集》卷一七
省表具知。
卿承家无忝,在事有劳。
坐累谪官,既归宿卫,逢恩涤衅,当复班联。
专节制于元戎,寄曲司于环尹
时卿之旧,匪朕其私。
涣号已孚,谦辞毋固。
所请宜不允。
〔批答口宣〕有敕:卿霈泽载更,官仪当复。
爰畀将旄之旧,用昭邦典之常。
宜即祗承,勿勤逊避。
今差。
郭仲荀再上表辞免恩命不允仍断来章批答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八、《北海集》卷一七
省表具知。
朕体覆载之无私,举恩威而迭用。
顾弭灾肆宥,泽已逮于幽遐;
忘过念劳,宠可稽于贵近?
欲壮殿岩之势,俾还将钺之荣。
邦典有常,师言惟穆。
亟祗休命,毋事饰辞。
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
〔批答口宣〕有敕:卿服勤岩陛,加宠藩旄。
唯予命渥之新,时乃官仪之旧。
奚为固避,勿复重陈。
今差。
答知明州郭少保到任启仲荀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三、《北海集》卷三一
伏审克令辰,爰开盛府。
以元戎之重,兼贰公洪化之司;
制使之尊,领千骑长民之寄。
文武叠用,恩威并行,恭惟庆慰。
伏以某官学贯韬钤,家传勋略。
出临绝塞,蚤著绩于边陲;
入总周庐,久宣劳于宿卫
圣心所注,时望益隆。
用厉爪牙之臣,往殿股肱之郡。
宣诏条而明号令,已深惬于人情;
植旌棨而偃帆樯,即坐清于海道
方此下车之始,是宜进极之先。
遽沐谦光,首贻诲问。
尺书所泊,实贤十部之行;
一字可珍,奚啻千金之辱。
其为欣愧,莫究名言。
范丞相1136年9月17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九、《北海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
维绍兴六年岁次丙辰九月丙寅朔十七日壬午检校少傅庆远军节度使、提举江州太平观郭仲荀检校少傅泸州节度使、充中太一宫使钱忱宝文阁学士左承议郎提举江州太平观綦某,右中大夫、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卢知源,随州观察使、前提举江州太平观张思正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丞相观文殿学士高平范公之灵。
呜呼!
天生异人,意其甚艰,待用于世,决非偶然。
既钟杰材,而俾相国,盍假之年,以究多绩?
寒乡下里,乃克生公
器度不凡,自其儿童。
妙龄射策,名震四海;
壮岁登庸,仪形一代。
亦既用矣,若有以为,天乎难谌,而止于斯。
呜呼!
靖康之元,公任谏诤。
犯颜无讳,冀回上听。
今皇识之,曰此爱君。
求于艰难,延秉国钧
面命词臣,玉色怡豫。
汝善制草,予得贤辅。
公怀感激,自尽不疑。
佥谋是用,旧典是稽。
运物无心,无偏无党。
合其异同,一此刑赏。
遇才则进,见可则行。
百工任职,万事得平。
敌侵淮濆,谓我避敌。
公伐其谋,不战自北。
寇犯江浙,豺狼纵横。
指授大将,妖氛载清。
祸乱稍夷,人心小定。
镇安中外,邦基克正。
逮公去位,以迄于今,皇纲不坠,前功可寻。
盛年壮烈,一跌未复。
庶几公归,胡夺之速!
呜呼!
天台赤城,公所留居。
寄情丘壑,争席樵渔。
间守永嘉,及期去职。
如还故乡,对客欢适。
岂期小疾,奄至膏肓。
中台遽折,一鉴遂亡。
龙华兰若,山水奇秀。
公所甚爱,蓝舆时扣。
公性超悟,临终不迷。
谁谓窀穸,乃此其归。
挹公雅量,怀公厚德。
迩惊远疑,孰不嗟戚。
矧百姻族,庇荫其谁?
伤感途巷,执绋累累。
凡我文武,夙被钧播。
列奠过车,涕泗交堕。
尚飨!
赐浙东制置使张俊(一)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朕比委卿提重兵制置两浙事宜,本图数日间与卿会于明州,今闻明州钱粮空乏,岂能聚兵?
又闻敌人或由常州,或由宣、徽,或由衢、婺,以犯越州
设谋措意,专在朕躬,若失浙邦,朕将焉避!
中夜思念,寝食靡宁。
今已委郭仲荀、辛企宗同力捍禦。
惟卿忠勇,事朕累年,共尝险艰,备著劳绩。
昨者提兵勤王,定计复辟,朕非卿则倡义谁先,卿舍朕则前功俱弃,君臣之际,休戚是同。
今则水陆道穷,宗社危甚,卿宜协谋戮力,共捍北兵。
若能破敌,保我越州,当加王爵,以酬忠荩。
卿宜深悉,朕不食言。
赐浙东宣抚副使郭仲荀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朕以金人渡江,移幸傍郡,委卿宣抚浙部,统率将士,以捍强敌。
始欲俟朕驻跸明州,期卿等来,今会到钱谷数极微少,深忧乏绝,以饥我师。
而又探闻敌师已围建康,分兵由常、或宣徽、或衢婺,以窥会稽,则区区之意,专在朕躬。
又思敌人虽强,劳师远袭,已非所利,而况吴越阻山带江,地皆沮洳,道径隘狭,得地之利,于兹为多。
若以逸待劳,以少击众,资卿忠智,诚非所难。
思国家艰难以来,裁损百费,竭力养兵。
若俟缓急,以保卫为名,不复接战,已非本意;
而又君臣聚首,窜身海隅,纵获生存,岂不有愧?
朕中夜思念,寝食靡遑。
今卿与张俊、辛企宗有甲兵二万,并李邺所聚民兵亦约万人,西阻涛江,南依山险,以此众战,谁能禦之?
卿宜审思,以身督战。
大将以下,有不用命,当以军法从事。
俟卿战退大敌,功状来上,即除卿同知枢密院事
故兹亲笔,卿宜知悉。
芮城县寿圣寺师和尚润公塔铭(有序 政和元年七月 北宋 · 尹称孝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七
和尚名惠润,生于太原平晋
刘成,母毕氏,幼知其为法器,逮年二十,遣即其邑崇圣寺礼僧崇海为师,当嘉祐六年正月也。
治平之四年,会绍天皇帝诞节,试天下僧尼童,而师以诵经得度。
是年三月祝发,且从其府之资圣院式坛授戒。
自是检身持律,以不见道不足以偿出家之本意,乃趍西都龙门,就真戒大师悟真而学焉。
熙宁庚戌,终丙辰,更七春秋,而尽传其业。
所通经论,若唯识之秘言,法华之妙旨,靡不该究,为众所推。
盖其警悟开敏、精进勇力如此。
蒲之普救,知名寺也,师始往升座讲说,后学之徒,听者以百数。
复从其郡开元寺法师因公授大乘,是为戒师。
元丰初,芮僧文智与邑之信善士姚拯辈诣师,恭钦作礼,恳请于此住持。
时是院一丘墟故寺基尔,师至而化众檀越,相与经营缔构,馀三十年。
凡今之殿塔钟阁,门廪厨庖,法堂僧室,修廊邃宇,雕镂绘塑,金碧焜耀,穷壮极丽者,皆师之所为也。
所度弟子智深而降,凡一十七人。
乃若游习京师,克嗣院事,则有衣紫僧智广者;
开演经论,传师之学,则有座主僧智雅者。
其馀亦皆醇古干力,恪奉师训,见者知其为润公门人也。
师以大观四年岁庚寅正月丁巳,初无疾恙,召群弟子属以后事,右胁而化,寿六十九,腊四十四。
政和改元夏四月智广与其法眷昆弟共作甓室,以厝其真躯。
举事之日,邑之众大和会至百千人,咸往观焉。
噫,润公起身民家,暨为僧,能以行业自显,盖所谓豪杰之士矣。
生而化其人,作众难事,若反掌,殁犹使人忻慕感悦而不忘也,顾岂独能以因果祸福之说撼其心哉,亦必有不言而诚,以得诸人者。
邑学尹称孝闻其风而悦之,因为论次而书其事,且系以铭云:
维是寿圣,昔为法昌。
造自既废,恢焉未遑。
爰有大士,来从冀方。
增庳易陋,崇起道场。
已厌离,寂归何乡。
碧潭秋月,俄晦其光。
雁级突兀,澄观云亡。
猊座凝尘,生公一堂。
遗躯示幻,不火而藏。
龛置甓室,如植宝幢。
至者作礼,为道津梁。
凡境中人,钦信毋忘。
宋政和辛卯中元日,门人智演、智光、智盛、智轮、智宝、智浩、智明、智圆、智淋、智雅、智文、智广、善琮暨师孙、师赞、师敏、智岳、师计、师海、师真、智隐、智岩、师正、海云共建,时恩辩、琼深已化。
建炎笔录 其一 建炎三年己酉岁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二
正月,车驾在维扬。
是月末,金人侵宿、泗。
前一月,已有南侵之报,遣苗傅以所部兵扈卫隆祐太后杭州
二月,车驾在维扬。
初一日,急奏至,朝廷不以为然,上独忧之。
是日遣刘正彦以所部兵从皇子六宫往杭州是晚出门。
初二日皇子六宫渡江。
初三日,上御殿。
执政奏事未退,御前所遣探事小黄门驰骑告急,上即日出门渡江幸浙西。
十二日,车驾至
二十二日,某买舟泛钱塘江之衢。
是月,中书侍郎朱胜非右仆射翰林学士叶梦得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张澄尚书右丞宰相黄潜善、汪伯彦并罢。
三月,车驾在杭。
是月初,叶梦得罢。
初五日苗傅、刘正彦签书枢密院王渊,诛宦者,遂成明受之祸。
是日,某至衢,泊舟门外浮石渡。
初七日是夜明受赦过。
初十日,准尚书省劄子:二月某日奉圣旨,赵某召赴都堂审察,仍令閤门引见上殿。
初,车驾至杭,百官至者十无一二,有旨,都司侍从各荐二人,右司员外郎黄槩以应诏
十一日,准尚书省劄子,催赴行在所
二十八日,发衢州,趋行在所
四月,车驾在杭州
初二日,上复辟,隆祐太后垂帘同听政。
苗傅、刘正彦皆建节,赐誓书铁券,充京西制置使,俾提兵而去。
是日,杭州门外,且闻勤王兵至,乃入门。
初三日苗傅、刘正彦引兵拒韩世忠临平山下,世忠死战,二贼大败,是晚拔寨而遁。
初四日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入见。
是日,隆祐太后卷帘。
初五日知枢密院事张浚、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至。
初六日,宣制,吕颐浩右仆射
初,车驾渡江,命颐浩签书密院,充沿江制置使,控扼大江
又命中书侍郎朱胜非、礼部侍郎张浚平江,控扼海道胜非寻入相,独留。
洎明受之变,统制官张俊密计勤王。
议既定,以书招颐浩、刘光世,既而韩世忠自淮扬至,遂举勤王之师。
先是,进士冯轓间道入杭,贻书执政,且诘二贼以明受之事,请以上为皇太弟总兵北伐,皇子为皇太侄监国
二贼始惧,乃命知枢密院事,趣令还阙供职,不至。
二贼请以兵诛,隆祐难之,遂谪散官安置,不奉命。
至是乃命颐浩作相,仍旧知枢密院
寻以翰林学士李邴参知政事御史中丞郑瑴签书枢密院
冯轓者,前此既预返正之议,自白衣一命奉议郎工部员外郎,仍赐绯鱼。
十三日奉恩除司勋员外郎
十九日,车驾幸建康,发杭州,百司扈从齐发。
遂遣韩世忠追捕苗傅、刘正彦
是月末,又以翰林学士滕康同签书枢密院
五月初一日,车驾至无锡
初三日,车驾至镇江
始供职,百司水陆从便。
初十日建康
前一日车驾已至,以保宁寺为行宫。
十五日真州报:知枢密张浚高邮薛庆拘留。
镇江径渡往彼抚谕,欲邀厚赏,故胁留之三日,乃以兵卫之而出。
上初闻忧甚,遣统制官王𤫉提兵往平其事。
𤫉始渡江,已归矣。
十八日归。
初得真州报,有旨罢知枢密院,既归,仍旧。
六月,车驾在建康
初一日对。
先是,以黄槩荐,得旨上殿;
张浚至杭,又荐对。
至是,以郎官初除,合是三者,对于行宫。
初三日,有旨,以久雨多寒,召郎官以上赴都堂条具时政阙失,可以弭天变、收人心、召和气者。
是日,韩世忠生致苗、刘二贼,献于行在,并伏法。
十五日进呈入官属,上独留,欲除言事官。
是日有旨,赵某令上殿奏事。
先是,被命充川陕宣抚使,议以主管机宜文字,即始荐之意也。
二十日蒙恩除左司谏
先有旨奏事,未对间,有是命。
七月,车驾在建康
初一日对。
自是以言事数对,不复记。
初七日蒙恩除殿中侍御史
是月,皇子薨。
签书枢密院郑瑴薨于位,参知政事李邴资政殿学士王绹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周望同签书枢密院
八月,车驾在建康
十三日执政率百官辞太后内东门
先是有旨,以百司闲慢细务、常程注授之类,并从太后洪州,谓之从卫三省枢密院
签书枢密院滕康资政殿学士,主行其事,吏部尚书刘珏资政殿学士副之,恩数并同二府
闰八月,车驾在建
初一日,有旨召百官赴都堂议巡幸岳、鄂、吴、越利害。
始,张浚入蜀,议定幸岳、鄂,庶几声援相接;
至是议者多以吴、越为便,遂改前议。
十三日,宣制,右仆射吕颐浩左仆射知枢密院事杜充右仆射
自在京留守,除知枢密院,召还。
上以委寄之重,恐其意未满,遂拜相。
十四日执政率百官迎太庙神主于清凉寺
十六日,天宁观辞太庙神御。
是日,有诏以二十六日幸浙西,留右仆射充镇守建康刘光世太平州韩世忠镇江王𤫉常州,并听节制。
是时刘、韩各提重兵,畏严峻,论说纷纷。
已而光世移屯江州世忠江阴常州境上,由是所统者王𤫉及其旧部曲陈淬、岳飞数头项而已。
二十日御史中丞范宗尹到台供职。
二十一日,降旨,百司及六曹都司检正以二十二日先发至平江侍从台谏以二十三日先发至镇江以俟。
二十三日,某登舟解缆,是夜宿靖安港中。
二十八日,车驾至镇江
九月,车驾在镇江
初一日,上不御殿,百司守局,以司天奏当日蚀也。
是日某先发,宿冷口。
初二日,车驾发镇江
初六日,车驾至平江
十一日,御殿,百官始朝谒。
中司对,因及某自司谏除殿中之误。
上曰:「吕颐浩多历外官,不详典故」。
十二日,某蒙恩除侍御史
二十五日,降旨幸越。
二十八日,百司侍从先发。
是月,翰林学士张守同签书枢密院事
十月,车驾在平江
初一日,台谏发,大雨不可行。
次日出门。
初四日,车驾发平江
同签书枢密院周望充浙西宣抚使置司平江,留兵数项,委以控制。
初十日,车驾至
十五日,车驾渡钱塘江
十七日,某渡钱塘,出陆宿西兴,待舟不至。
十一月,车驾在越。
初三日冬至,是日颁巡幸赦。
初六日,报潭州军变。
十四日,报金人游骑至和州,又一项由陈、蔡趋蕲、黄。
十六日,报金人已渡大江,至兴国军
是日有旨,召从官赴都堂议。
十九日,出城奉迎万寿观神御,即真宗皇帝、章惠皇后温成皇后也。
步军闾勍自京师奉迎至。
二十一日对,始至榻前,上即谓某曰:「隆祐太后此月初九日已离洪之虔州矣」。
二十二日给事中汪藻、中书舍人李正民献议,请车驾幸平江迎敌,缓急登海舟以避。
从之。
二十三日,黄榜幸浙西迎敌诏,士民读之,有流涕者。
二十五日,车驾进发,从官从后,节次赴行在。
是夜四更得报,金人犯广德,车驾复回。
杜充奏,二十日大战江上,王𤫉不策应,是致军败。
二十六日,车驾还
是夜范宗尹参知政事
二十八日,有旨巡幸四明
是日雨大作,车驾出门驻城外。
某同台谏泊曹娥堰下。
二十九日,御舟过曹娥堰,舟船拥并,留三日不能前,遂出陆。
十二月初一日,车驾在馀姚路中。
初四日,车驾至明州
初九日,参知至都堂问边报。
凌晨,闻卫士作闹,中军统制辛永宗以兵入卫,少顷即定。
先是,遣监察御史林之平使闽广发船运,至是米舟百只至岸,朝廷以为天赐此便。
兼闻敌骑已犯建昌,且遣人传檄邵武,遂有乘桴之计。
即下令每舟一只载卫士六十人,人不得过两口。
渠辈相谓曰:「我有父母」。
或曰:「我有二子,不知所以去留」。
诉于皇城司内侍陈宥,宥率众人同禀于朝。
是日宰执入奏事,至殿门,宥迎诸公言之。
卫士立砌下,人既众,陈诉纷纷,稍出不逊语,间有斥骂者。
殿帅李质挺身当立止遏之,诸公趋入殿门,遂止。
事出一时,非本谋为乱也。
初十日,某蒙恩除御史中丞,日下供职。
十二日,诛亲从四人为首者,馀皆分隶诸军。
明日又诛数人。
于是除衡门外卫士,尽废。
十四日,报杭州守贰而下皆遁,敌骑至城下,城中不知。
十五日,雨大作。
先是,某上言:「车驾仓皇迁避至明,已近旬日,未曾御殿,何以慰安中外?
乞依常礼见百官卫士,以解危疑之心」。
有旨,十五日御殿,依例望拜二帝。
至是,百官班未入,闻杭州之报,上擐甲坐小殿,排办出城。
士大夫去者有风涛之患,留者有兵火之虞,相别殿门外,皆面无人色。
是日上登舟。
十六日,御舟乘早潮发至定海
十七日,有旨,差某同汪藻明州商量军事。
前一日得报,敌遣人使入明州界,不欲令至行在,遂遣宗尹复回四明应接之,因令宗尹尽护诸将,且应报诸路文字。
宗尹请某同行,及欲汪掌制撰文字也。
十八日,回舟至明,奉使卢伸来自金军,云:七月同崔纵河北被留,伸随军前来。
初渡江,杜充战不利,差人下劄子议事,意欲投降者。
既至建康领兵而遁。
所遣使即破和州所得归朝官程晖,非其国人也。
宗尹商量,既非专使,恐不必见,遂不复见之。
伸所携国书语极不逊。
二十日,闻郭仲荀退遁嵊县
先是,车驾发越州,以仲荀浙东宣抚副使张俊浙东制置使
既勾回罢制使,复以李邺为之,仲荀遂退师。
是日李迨奏,仲荀所遣钱塘江把隘兵二千馀人焚劫萧山而去。
信州报,敌破抚州,掳知州王仲山洪州,需金银来赎。
乃以仲山之子为抚倅,使之括取抚州之物。
杜充所遣属官直徽猷阁陈起宗至,云金人昨在太平州界夹沙渡对岸下寨,我为备甚严,敌时以一二小舟渡江近岸,即杀退之,或沉其舟。
一日正昼对江拽阵而去,五军旗帜一一可数。
把隘兵相贺云敌退矣,不知其绐也。
是夜,用数十舟载马百馀匹横江直渡,支备不及,因致溃散。
其馀敌骑皆浮而济,以江水极浅故也。
充欲领众归行在,今既路阻,不能归矣。
是晚颐浩宗尹书云,杜在真州甚的。
又得信州报,敌犯吉州境,知州杨渊而下弃城而去。
二十二日,报敌骑于十八日巳时钱塘江,在鱼浦。
至十九日骑渡,绝不知其数。
是日得旨发回,晚复登舟。
二十三日,至定海,大风鼓浪,舟反侧不定,凡三日方止。
二十六日,出江口,泛海洋,趋昌国而去。
晚泊一山下,得富直柔报云:李邺报,贼使人招降越州,恐直趋四明,已定二十七日之天台矣。
二十七日早,至昌国,同宗尹入见舟中。
是日食时,御舟发昌国
先是,告报每闻御舟笛响,即诸舟起碇而发。
御舟以红丝缨为号,馀各以一字,如参政即以「参」字,枢密即以「枢」字之类,书之黄旗之上,插之舟尾。
二十八日,风不顺。
舟人云,每岁尽,海上即数日南风,谓之送年风。
郭仲荀武泰军节度使依前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权主管殿前司公事1132年9月19日 宋 · 沈与求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五、《沈忠敏公龟溪集》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门下:胜负者兵家之常,将帅莫先于贾勇;
予夺者国柄之大,帝王尤厚于植恩。
眷我阃臣,丽于邦典。
解斋旄而兹久,扈岩陛以弥勤。
爰因霈音,式朌涣号。
具官郭仲荀资禀沈毅,节槩轩昂。
风流绍于故家,气略闻于殊域。
训齐士卒,适程李宽猛之宜;
保障疆陲,合孙吴擒纵之要。
战阀屡上,勋盟孔昭
自从朕于艰虞,更饬身于忠谨。
属虏骑饮江而南下,虑敌人并海而东侵。
授以偏师,扼其要路。
兵势弗竞,避地踰一舍之遥;
物论既腾,启途收六纛之峻。
顷召还于裔土,旋典司于禁兵。
谋谟慨然,仪观伟甚。
念世类之祥未艾,知功名之志不衰。
将励山西之劲臣,遂付黔南之巨镇。
周庐徼道,总中尉之八屯;
锡盾彫戈,复元戎之十乘。
兹为宠渥,庸示眷私。
于乎!
伏波迟留,克成铜柱之略;
营平慎重,愿上金城之图。
傥无愧于古人,盍有为于当世。
往复休命,益励壮猷。
可。
武泰军官吏僧道耆寿等示谕敕书 宋 · 沈与求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六、《沈忠敏公龟溪集》卷五
朕以郭仲荀将门华胄,帅阃劲臣。
出则总护于戎行,屡任爪牙之重;
入则典司于禁卫,见谓腹心之良。
再扈岩廊之居,弥肃缀衣之列。
嘉乃忠节,推其勇功,肆开屏翰之雄,尽复节旄之旧。
逖惟雅俗,素服能名,及闻廷号之朌,必尽舆情之望。
今特授郭仲荀武泰军节度使,依前云云。
郭仲荀辞免特授武泰军节度使恩命不允口宣 宋 · 沈与求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六、《沈忠敏公龟溪集》卷五、《永乐大典》卷五四一
卿家传韬略,世载勋庸。
忠谨自将,简注惟旧。
复朌节钺,仍侍殿岩
往服异恩,益图休烈
今赐卿告,想宜知悉。